close

[Adam篇]

Adam大學唸的是高師大國文系,怎麼看都是畢業後要當老師的科系,但是Adam心裡一直嚮往著自由自在的生活(誰不是呀?),在大學四年一直很迷惘,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不一樣的事。一想到畢業可能就會投入職場,從「學校」畢業再進到「學校」,待個25年,退休。一種穩定得令人害怕的感覺,但是總覺得老師這份職業似乎不像有出過社會,真的好像關在象牙塔裡,於是我大學就勤跑社團,演話劇、校外表演、當實習記者,搞了一堆,最後畢業還是得進入職場,還是老問題,「我想這樣當一輩子老師嗎?」,老師並不是不好的職業,也有不同的挑戰和來自學生的滿滿的成就感。但,我更怕有一天我會懊悔我沒去做的事。

2004年,實習完後,我到印尼泗水台灣學校去當教育替代役,沒錯,就是遙遠的熱帶島國--印尼,在那一年多,我看見許多台商家長是如何白手起家,或離鄉背井去追求夢想,也見識到世界的多彩和廣闊,更讓我下定決心「回國就不當老師了」,2005~2009,我在傳產當過黑手,也做過直銷3年,但留下只有失望和負債,於是我躲回自己的「舒適圈」--回學校當教師。

2009年,我逃離灰暗的台北市,在偏鄉當代課老師,在那遇見我這輩子最大的禮物--Phina,也就是我的妻子。漸漸地,日子安逸了起來,我當代課老師兩年,努力K書一年考上正式教師,生活比之前辛苦陌生開發、服務客戶、帶團隊還愜意,但會煮熟青蛙的是漸漸加溫的水,而不是滾燙的熱水。

2011~2015,都在安逸地當老師,結了婚買了自己的公寓,似乎一切都很美好,周邊的同事也常分享美食、旅遊經驗,但是大家明明看見少子化、減班超額、政府財政赤字、年金即將破產,趨勢是越來越少學生(客戶),退休金岌岌可危,這樣如果在任何一個產業,都是很可怕的,但是學校不是,大家在意的往往是團購、抱怨家長、抱怨行政、抱怨政府。

一直以來,我都有閱讀的習慣,「窮爸爸富爸爸」、「富爸爸商學院」、「有錢人想得和你不ㄧ樣」,我深刻地體會到『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,而是「知道」到「做到」之間的距離』,我明顯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這樣,但是轉頭一看,肩上早已背著「房貸」、「信貸」,收入越高,支出就越多,完全落入老鼠迴圈。財富自由好像鬼魂一樣,每個人都聽過說得出來,但就是身邊沒人看過。我更不想總是鼓勵學生去追求夢想,而自己卻是一個膽小不敢追夢的人。

2015年,我開始去文大進修部上課,學房地產市場評估、議價、土地開發和法拍屋,派宏老師的財商課程。5月,我們夫妻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,就是將家中用不到的兩間空房間租出去,開始活化資產,讓本來是「負現金流」的自住房子,有了小小的「正現金流」,原來只要觀念一改,克服恐懼作出行動,「負債」立刻變「資產」。本來覺得很害怕會影響我們生活的房客,反而變成我們很親近的朋友,有些事真的「想的比真的可怕」。

全景.jpg沙發.jpg

9月,我們買了一間公寓來改成套房,在我們的設計整修下,租金變成原本的三倍,也這時候學得裝修的許多眉角,為了找到我們的小窩,我們看了超過50間房子,為了找到投資物件,又看了50間左右,但是真的讓我體會到「學習」、「落實」再「學習」、再「落實」,這個成功的步驟。

IMG_1596.JPGIMG_1455.JPG

2015年底,開始投資法拍,開始「有創意地」看待賺錢這件事,和夥伴先後投標了5、6件案件,讓我體會「團隊」的力量。2016年,法拍持續操作,但是手上的資金少了,沒辦法不斷地錢滾錢,這個迷思我一直到今年(2017)7月北上參加MMI三天密集式的活動,才讓我破除我許多金錢迷思、重新建立金錢藍圖。當你沒有給自己設限,讓自己致力於財務自由這個目標上的話,速度是越來越快的。

7/23我上完Jerry的「被動收入一日營」完全解放我的想像力和執行力。7/24,我去看可以當教室出租的商辦、開戶執行六個罐子理財系統。7/25,議價簽約後,立刻敲定兩個講師的時間、排定三個活動、約好三個潛在合作夥伴的約會和成功約到20個人來參加活動,還有一間收租透天的估價,明天準備去議價。

走到這裏,我才發現原來我一直在追求的就是「持續跨出舒適圈」的那個自己,那就是最美好的自己。加油!在邁向財務自由的路上,不要忘了今天的自己是多麽地值得驕傲。

MMI大頭照.jpgS__39313536.jpg

FB:Adam Hsu

掃一下,加我為好友

 Adam_line好友.jpg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dam & Phi 的頭像
    Adam & Phi

    A&P房產致富筆記

    Adam & P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